【侨报3月12日社论】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个群体引起海外列席代表的热议,这就是最近在美国新闻频发的新一代留学生群体。
有来自美国的海外列席代表认为,在美中国留学生群体存在“三不管”现象,中国驻外使领馆及国内相关机构很难全部顾及,许多留学的学校也不管,而父母因为距离太远管不了;还有代表认为,中国年轻一代留学生存在“成长快成熟慢”的问题,导致留学质量不高,甚至造成诸多负面影响。
从美国情况来看,近些年来,在海外留学生身上出现了太多负面新闻,炫富式的豪车出入、考试作弊、赌博飙车、打架斗殴、抽烟酗酒……洛杉矶去年甚至还出现了震惊华人圈的留学生绑架案。一时间,留学生在媒体上似乎成了“富二代”、“不学无术”的代名词。这既是留学生个人和家庭的悲剧,也对中国和华人形象造成巨大打击。
不可否认,随着中国留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小,这些不正常的现象见诸报端也愈加频繁。毕竟,部分留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加上在海外没有家长管束,在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时,很容易走上偏路。
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留学生在海外所受到的关注,确实比起在国内来要少很多。相比中国学校的家长式管理,美国学校的管理要松散很多,一些学校只认钱、不负责;而家长寄予希望的寄宿家庭,也很难对学生真正负起责任。
有人说,一些年轻留学生们初到异国时,相当于从“宠儿”变成了“孤儿”。巨大的心理落差和环境的剧烈变化,也是部分留学生做出一些错误事情的原因。
但我们要知道,在美国就有中国留学生逾33万人,这些负面新闻的出现,并不代表这个群体都是这样。事实上中国留学生中,大多都是为了课业而日夜研习、为了生活而勤工俭学、为了工作而四处应聘的普通人家孩子。
与在中国国内同龄人相比,他们恐怕只是更加独立、思维更加多元、眼界更加开阔。也正是因此,对比在国内的同龄人,留学生们对中国形象的看法反而更加客观、正面。
美国《外交政策》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留学生从教育体系、媒体、社会生活和学术研究等领域的美中对比中获得大量经验,很多人说比起留在国内,他们在美国变得更加有创造力,思维也更加开阔。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对美国有了更正面的印象并不意味着他们心中的中国形象受到了损害。实际上,恰恰相反。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后,多数的人说对中国的评价更高了。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中国政府应更加重视留学生工作。一些代表还提出了很多具体建议。比如由政府出资组建为留学生提供法律咨询、生活帮助、心理咨询类的基金会,以弥补驻外机构人力的不足;聘请华裔教授为留学生同学会的顾问,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美国教育体系等。
我们认为,这些建议值得中国政府重视、研究。毕竟,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海外留学生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中国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越来越高,海外留学生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学习到先进的科技知识、社会管理经验后,不管是否回到中国,都必然为华人在全球地位的提高做出贡献。
日益庞大的海外留学生群体是中国的战略财富。中国政府有责任、也有能力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让他们的求学之路更为顺畅,减轻他们“成长的烦恼”。作为中国最高层次的决策和议政机构,“两会”也应更多的关注留学生。我们期待,未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应提及留学生这个与中国的历史与未来紧密相连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