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八一八最近在国外闹得沸沸扬扬的事儿。
近日,哈佛被美国华裔告上了法庭。
想当年,我们小时候,哈佛可是每位中国学子(和他们的家长)向往的圣地。
谁想到时光匆匆流走,考不上哈佛的我竟然有幸见证世界一流大学名节不保。
据《纽约时报》报道,一华裔大学生奥斯丁·贾,接连被哈佛、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常青藤大学拒之门外。
哈佛官方给出的声明是:
哈佛致力于让校园更多样化;
哈佛的录取考虑综合条件,不只考虑成绩。
那么,什么是哈佛所谓的“综合条件”呢?
他们称,评分标准大致由课内成绩、课外活动和个人素质三个部分组成。
但是经过调查后发现,遭到拒绝的学生并不是分数不够,也不是课外活动的参与度低,而是在性格分:“勇敢”、“善良”、“被尊重”等主观分数上被打了低分。
试问这些性格特质,招生官是如何在短短的面试时间内做出判断的?
于是“学生公平录取”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SFFA)将哈佛告上法庭,控告哈佛大学偏袒其他少数族裔。
。
其实,美国高校“从严”录取亚裔大学生的话题由来已久,学生大都已经默认了这种“潜规则”。
其背后原因关乎“政治正确”,名校为了保证非裔和拉丁美裔的录取率,亚裔作为第一大学生群体,一直是备受牺牲的。
至于美国大学的录取有多讲究政治正确,《纽约邮报》曾经披露过一个很讽刺的新闻:
一位印度裔学生由于分数常年低空飘红,申请医学院屡屡被拒。
在他听说某个学校决定加强少数裔平权政策后,剃了光头,加入黑人学生会,并在申请材料中称自己是黑人。
结果,他获得了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11所美国名校的面试,并最终如愿以偿进入一家著名医学院……
说回华裔这件事儿来,“学生公平录取”组织向法院提交申请后,法院要求哈佛公布录取数据。
而数据披露后,舆论哗然,原来教育不平等一直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未消失过。
我们先来看看哈佛提交的证据是什么样的:
哈佛认为“杰出的优点”更能左右录取,而这些是他们认为“杰出”的优点:热情、慈善、成熟、坚强等个人品质。
哈佛还建议导师们写面试评语,但有的评语乍一看是表扬,实则讽刺,比如:
他很安静,当然了,他想当医生……
聪明且好学,但无趣且无特点。
可以说是实力演绎以貌取人、断章取义、三岁看大了……
人们还发现,哈佛虽自称致力于“多样化”,37名招生官里却只有一个亚裔姓氏,而此人负责的还是美国亚裔最少的地区之一。
所谓的公平教育,在政治正确和博弈面前,沦为了一句口号而已。
但哈佛被诉案,不是今天的重点。事实上,关于如何实现教育公平,40年前,美国认知科学家科林斯就提出过“认知学徒制”这一解决方案。
不仅是科林斯。关于高等教育的争议由来已久,很多人认为,大学原本是贵族阶级的产物,无产阶级上大学对他们本人其实是一种浪费。
那么,什么是“认知学徒制”?
举一个例子。
在美国,有一所学校叫熨斗学校(The Flatiron School),它是一家只要12周,就可以学会写代码的全日制编程培训机构。
熨斗学校承诺,无需任何经验,你就可以在课程结束后成为一名手艺过关的码农。
熨斗学校在纽约被称为编程领域的哈佛商业学院,就连严格的申请过程都如出一辙——只有10%的报名者可以被录取,但这10%的学员毕业后却可以100%找到工作。
这是为什么?
因为熨斗学校为学员创造了一种情景式的学习模式,说白了就是师傅带徒弟。
科林斯认为,真正的人才不是靠课程、院系、考试大纲的设置培养出来的。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师傅带着徒弟参与一个实际的项目,徒弟在试错中提高。
美国教育委员会在于2015年4月发布的《重新审视学徒制》报告中预测——2022年之前需要500万名具有技术证书与文凭的劳工填补高需求行业。
而推广“现代学徒制”恰恰可以填补这一巨大劳工需求。
前美国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在一次采访中就说,建议成绩一般的同学不要上大学了,还不如直接去当水管工呢。
上大学意味着高昂的学费、长时间的学习,但很可能毕业后的工作并不需要大学中学到的知识。
而很多人抱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不惜贷款上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还更容易眼高手低,竹篮打水一场空。
只有教育,才能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的认识;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阐明观点时有道理,表达时有说服力,鼓动时有力量。
教育令他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切中要害,揭开思绪的乱麻,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撇开无关的细节。
教育能让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来看一个在硅谷很流行的故事:
一公司招来三个实习生,分别是中国人、印度人和美国人。美国实习生只求把事情做完就好,对一些问题尽管一知半解但也能侃侃而谈。
中国实习生很努力,活干得最多最好,但不爱多说话。
印度实习生工作做得没有中国实习生精细,但也不差。虽然讲话带有口音,但最爱发问,擅长表达自己。
在实习期间,学到东西最多的是中国实习生,但是,最后人们最能记住的是那位印度学生。
这个故事当然是中国人喜欢讲的,因为中国人看重“硬本事”、看轻“软本事”。
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因为我们这种看重“硬本事”的文化取向造就了中国人只能干苦力活、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硅谷和美国大学等领域成为领袖人物。
这个故事印证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通识教育的英文叫Liberal Education,直译过来就是自由教育。它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她说,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需要视野广阔、头脑灵活、各方面能力素质都具备的综合性人才。
学徒制是不是靠谱?有没有必要每个人都去上大学?
事实上,郝景芳口中的“通识教育”、《大学的观念》里提到的能让人“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的教育,是不是一定要在大学里完成,都需要打个问号。
比如著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儿子郑亚旗小学毕业后就让其退学,接回家亲自培养。
他为此还编撰了十本教材,包括了法制篇、创新和怀疑篇、哲学篇、性知识篇、道德篇、安全自救篇、史地和艺术篇、金融篇、写作篇、数理化篇,可以说是非常“通识”了。
纵使不是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给孩子进行通识教育的能力,可以明确的至少是:教育固然重要,但大可不必在大学里进行。
只不过,放到具体的社会环境下,距离这一观点被普遍接受还有很长的路。
比如,企业在招聘时不能把岗位和学历挂钩。否则,“学徒制”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此案还在审理中,至于结果如何,还请大家拭目以待。
LinkedIn招聘远程翻译实习生啦~~~
英语轻松碾压众人、外网达人、国内外社交网络深度用户……通通到我们碗里来!后台回复关键词“远程”获取职位信息。
LinkedIn欢迎你的加入!
把我们设为星标,才能第一时间收到更新哦!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旺仔。
文中图片、封面图片来自视觉中国、知乎截图、微博截图、pixabay和影视截图,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